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 加快创新型技术应用(中国建设报)

时间:2022-03-17 10:38 来源:

        装配式建筑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在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等方面远优于传统建筑。近年来,国家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力度不断加大。“十四五”时期,装配式建筑能否进一步持续健康发展,关系着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全局,更决定着建筑业绿色发展成色。

三一筑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一筑工”)营销公司总经理徐文浩、三一筑工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马云飞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提出推动装配式建筑健康快速发展一定要回归工业化本质,推动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加快创新型技术应用。

发展装配式建筑着眼于“全流程工业化”

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的特点,具有“绿色低碳”属性。但从目前来看,建筑业工业化、产业化、系统化的思维理念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各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割裂。

从三一筑工的实践来看,让装配式建筑真正发挥节能减排效果,一定要着眼于“全流程工业化”。一方面,要转变“施工建造阶段对节能降碳贡献不大”的思维。建筑能耗主要在材料生产和运维阶段,施工阶段碳排放占比仅为1%,但这并不表示施工建造阶段不重要,因为施工质量决定着后期运维阶段节能减排效果,必须通过对建造过程的不断优化,保证后续运维的低碳绿色。与此同时,相对于聚焦某一阶段,更应当思考如何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实现能耗最小。另一方面,要让建筑、结构两大专业深度结合,从方案设计阶段开始,制定合理的节能减排目标,明确环保材料的选择、户型的布置、新技术的应用等,以绿色节能为导向,最大程度发挥装配式建筑优势。

马云飞补充认为,除了技术上的投入,数字化平台的建设也至关重要。数字化应用要贯穿于装配式建筑全流程,数字模型不仅要对生产进行全流程赋能,指导施工,还要为运维阶段的节能降碳服务。推动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三化融合”,促进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是未来行业转型升级重要方向。

摒弃“为装配而装配”发展思路

当前,不少地区为加快装配式建筑发展,将装配率作为制定扶持政策的主要指标,并对“达标”企业和项目给予一定的优惠支持。装配率是评价装配式建筑装配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装配式建筑的推广有重要意义。但在装配式建筑发展中,部分地区对装配率理解出现偏差,在实际操作中出现“放水”现象,导致“伪装配式建筑”出现。

要促进装配式建筑持续健康发展,一定要回归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初衷:采用工业化评价标准体系,将大幅减少现场施工、减少用工量、降低能源资源消耗,不能“为了装配而装配”。

徐文浩强调,政府部门是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应在不断提高装配率的同时,调动各方的积极性。通过新技术的应用,住宅品质得以提升,促进更高水平节能标准的普及,才是真正惠及各方发展。

此外,马云飞提出,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应当鼓励加大科技研发和新产品开发投入,牵头成立权威评价机构和培养人才队伍,推动装配式建筑健康快速发展;应当鼓励、引导先进装配式结构技术体系发展,针对新技术在推广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政策支持,让装配式建筑真正为建筑业绿色低碳发展引航。

推动装配式建筑新技术发展

三一筑工创立于2016年,定位于用“装配式建筑系统解决方案”——SPCS(三一筑工自主研发装配式体系)为建筑生态赋能(“SPCSinside”)。三一筑工始终致力于从全流程角度出发,强调回归建筑工业化发展初衷、强调技术创新应用,“把建筑当产品、把施工当制造”,聚焦混凝土建筑主体结构,用SPCS为主体结构的工业化提供系统解决方案,通过建筑工业化迈向智能建造,实现建筑产业低碳发展,获得业内外广泛认可。

三一筑工自主研发“空腔搭接加后浇、定型模具浇节点”的结构技术体系,追求“墙柱梁板全预制+地上地下全装配”,解决装配式建筑结构安全、漏水、外墙保温、产业工人短缺、造价高等痛点,契合建筑节能和高质量发展。SPCS的“竖向高预制装配+水平工业化后浇”方案,大幅减少钢筋、模板、脚手架现场作业,政策得分高、造价接近铝模现浇,作为“全预制全装配”的过渡方案,具有绝对竞争优势。SPCS3.0拥有三一筑工5类智能化装备,建筑结构和施工2类标准,智能化设计软件、智能解析三维模型驱动装备自动化运行的工业软件、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的一件一码构件管理的SaaS(通过网络提供软件服务)化软件等3类软件和全周期、全要素、全角色实时在线的项目协同管理平台,核心竞争力业内领先。SPCS技术和BIM应用,能带动建筑机电安装、装饰装修、智能家居的产业链工业化,重构建筑业新生态,实现低碳和高质量发展。

徐文浩表示,未来,三一筑工将继续全面推动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通过SPCS结构体系,助力建筑业早日实现“双碳”目标。